21日
2025.08禾百安滿10周歲了,今年,我們做了一件有趣又回饋社會的事,想跟大家分享:雞湯裡放的紅棗、枸杞,泡茶喝的黃耆、菊花,補氣用的人參、西洋參,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藥材,但是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它們的長相呢?如果有外觀極為相似但是用法完全不同的中藥,會不會很容易誤用呢?因此禾百安舉辦了一場有趣的競賽,以「藥材辨識系統」識別坊間常見養生藥材,與基原鑑定專家進行跨界PK,結果令人訝異!在一些外觀極為相似、人眼難以快速辨識的品項上,「藥材辨識系統」展現了令人驚豔的判定能力。
透過「藥材辨識系統」小幫手,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
走進中藥材行,我們真的知道我們看到的藥材是五香皮還是香加皮嗎?想要保養身體,潤肺潤腸,想煮杏仁百合粥,萬一不小心買到甄環傳中安陵容吃的苦杏仁怎麼辦?
來來來,看看「藥材辨識系統」的神奇:一般認定辨識藥材須注意的外觀、大小、顏色、形狀、氣味等特徵,竟然不是「藥材辨識系統」的辨識重點,中藥材組織細節的特徵才是系統辨識的方式。
這是不是很出乎意料呢?畢竟外觀才是這些中藥材最容易混淆的地方,但是卻是「藥材辨識系統」 用以辨識的關鍵,為什麼呢?
眼見不一定為憑,AI小師傅擁有超越人眼的奈米級觀察力是關鍵
經過訓練的「藥材辨識系統」,即使是根莖葉相似度極高的藥材,也能擁有比人眼速度更快、正確率更高的辨識度,甚至部分藥材還能不透過氣味與口味即可辨別,再搭配自動化流程,可以大大提高辨識藥材、減少誤用的效率!
下方以陳皮辨識圖做為說明,看到了嗎?即使完全不同色澤、尺寸、數量的陳皮,經過訓練的「藥材辨識系統」還是可以快速辨識它們都是陳皮,還能分辨哪一個是老陳皮,哪一個是陳皮!這是不是比霍格華茲的魔法還要神奇!古代的醫師穿越到現代看了都要敬稱一句小師傅!
除了陳皮外,還有什麼看不清?
例如桃仁與杏仁,專家或需搭配翻查資料與檢驗,而「藥材辨識系統」則能即時提供初步篩選結果,成為專家判斷前的可靠助手,節省專家的時間,提高辨識的效率,降低誤用的風險,AI小師傅就是這麼棒!
熟悉的日常溫補吃對了嗎?
在這幾年順天堂藥廠開發與驗證系統的過程中,系統已能夠辨識藥廠使用的藥材型態,種類逐步擴展,包括常見的薄荷、當歸、枸杞、紅棗、白芍、黨參、川芎、甘草、杜仲……等多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。這些藥材不僅常出現在中藥處方籤裡,也經常走進我們日常生活的餐桌上。
所泡的花草薄荷茶、枸杞菊花茶、燉的當歸雞、熬的四神湯…等等,裡面都是藥補食補的養生藥材,這些看起來容易識別,但是當藥用的桃仁與食用的杏仁看起來有著很「像」的外觀時,透過「藥材辨識系統」影像辨識結合深度學習技術建立的藥材資料庫,能夠針對紋理分布、顏色差異等特徵進行快速比對,輔助我們專家作為判定前的初篩。
看得出來哪一個是桃仁哪一個是杏仁嗎?AI小師傅可以幫忙唷。
善用科技守護我們生活
「藥材辨識系統」的發展,不只是小小的成果分享,更是連結傳統與現代科技橋樑的第一步。透過這套系統,我們希望打開一扇門,提供給大家一個快速、可靠的工具,為輔助中藥材品質安全把關出一份心力!
但無論AI技術再發達,由於市場供應來源廣泛,種植環境、氣候等等因素,都會出現品項混淆、品質不一、甚至大貨摻雜的情形,這些變數並非「藥材辨識系統」可以處理的狀況,畢竟AI的模組需要因地制宜的選擇,依據使用目的,不斷訓練、精進始可判斷正確,讓它成為更有利、更有效、更廣泛使用的工具之一。
吃好補養
「吃好補養」的概念早已成為新一代的健康時尚,但若滿滿「補氣」的「黃耆」誤用到「紅耆」豈非可惜?
禾百安科技 10 周年,特別將公益精神融入慶祝活動,擴大舉辦,願與愛好漢方養生的朋友們有福同享。如果您對手中的藥材心生疑慮,可將藥材照片email至以下信箱 herbiotek@herbiotek.com,AI小師傅將免費協助,簡易把關,限量100件,辨識結果將以email回覆。
如需進一步由專家出具基原鑑定報告,則需透過委託申請之管道進行,若需相關資訊亦可email至herbiotek@herbiotek.com 詢問。